《星之卡比》游戏有哪些可玩性?
一、《星之卡比》游戏有哪些可玩性?
2008年11月4日,熊崎信首次成为星之卡比游戏的监督。本作是过去《超级豪华》的复刻版,除了画面清晰化,部分信息移至下屏幕之外,还增加了大王之逆袭、魅塔骑士GO!EX、帮手大师之路和真·格斗王之道四个小游戏。
真·格斗王之道是第一个可以以低补给连续挑战强化后Boss竞技场,与后来正作中的类似模式成为了星之卡比系列拥有高难度战斗的新设定。
本作是第一个加入了新隐藏Boss星河骑士的作品,作为时间挑战魅塔骑士GO!EX的Boss,也成为真·格斗王之道的倒数第二个Boss。
不包括非正作《触摸!卡比》的前提下,本作是正作中第一个拥有灵魂形态最终Boss(魔噜酷之灵魂)的卡比游戏,同样影响了后面的正作。
接下来的正作因为监督都是熊崎信也,分类为熊崎卡比,不同于樱井卡比和下村卡比的一种新模式。
二、游戏《星之卡比》有什么实用的玩法?
由于Wii可以四人游玩的设定,除了主角卡比外,帝帝帝大王、魅塔骑士、头巾瓦豆鲁迪也是可选角色,关卡收集系统是齿轮与Boss战的魔法帆洛亚部件。画面、BGM等达到了新高度。
本作的要点是超级能力,获得超级能力后可以破坏或改变原本能力无法奇效的地形,同时也对最终boss战有影响。
Wii的遥控器手柄功能对游戏故事模式时的部分能力与小游戏有辅助作用。
本作少有地可以在真竞技场外的模式可以挑战灵魂形态Boss,并且星河骑士只在真·格斗王之道出现。
三、游戏《星之卡比:新星同盟》值得买吗?
这种主观向的问题别人真的没法回答你,什么是值得,你口中的值得是什么程度,我建议你了解一下这个游戏,看看游戏视频决定要不要购入,或者最简单的,租二手玩
四、《星之卡比》的游戏主线故事是什么?
星之卡比系列的第一作
HAL研究所在1992年时面临破产危机,樱井政博当时设计了一个叫Popopo的小角色,但因为不少人的喜欢,就准备成为准备在GB(Gameboy)平台发行的Twinkle Popo的主角,随着后来主角被改名为卡比,最后游戏定名为《星之卡比》,于1992年4月27日在日本发行。游戏定义为“初级者适用”,不走当时动作游戏追求难度的路线,让每个玩家都可以轻松通关,受到了玩家的极大欢迎。
除此以外,《星之卡比》还塑造了系列全勤奖的小兵角色瓦豆鲁迪、很容易成为第一关大Boss的风语大树,屡败屡战的独眼云,还有可以视为搞笑角色的最终Boss帝帝帝大王,与适合给挑战者游玩的Extra模式,为将来的百分比完成度设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当时GB游戏普遍质量不算高的情况下,卡比脱颖而出,取得了成功,从此成为任天堂新一代明星。
故事
远离地球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星球,这便是发生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中的故事。
这个星球有一个和平快乐的国度,名为【普普普大陆】。
然而,即使是和平的国度,也会有一些不和平的时候。
有一天晚上,住在【迪迪迪山】上的迪迪迪大王和他的手下,把普普普大陆居民们的食物都偷走了。不仅如此,普普普大陆的秘宝【闪闪星】也被夺走了。
宝物被夺走了,居民们都很悲伤,不过比起那个,因为没有食物的饥饿更让人悲伤。“该怎么办啊?”正当居民们苦恼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旅者来到了普普普大陆。
旅者心想,大家都很为难,如果大家能吃饱饭就好了,于是他独自前往迪迪迪山。
突然出现的这位可以飞起来的旅者,其名为【卡比】。
加油,卡比!为了居民们的温饱而前进吧!
五、如何评价游戏《星之卡比》(星のカービィ)系列?
如果你想拥有轻松愉快的游戏体验就玩这款游戏吧。
如果你想体会任天堂一贯的黑深残世界观就玩这款游戏吧。
不要一天到晚认为镜之迷宫就是星之卡比了,镜之迷宫实际上算是外传作品,只是解谜部分继承了一部分卡比的精髓。
这个游戏,下限很低,上限很高。故事模式游戏制作人四岁的女儿都可以轻松地玩到第三关,至于难度。。。真竞技场把你按在地上捶,boss随便一招就是1/3血。
如果真的打算入坑,从新星同盟的故事模式开始,通完故事模式就暂时放下这款游戏,按照贴吧里给出的推荐游玩顺序玩完之后再回来玩sta吧,保证为你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
六、星之卡比老游戏机有卖的吗?
星之卡比是任天堂的独占游戏人物,一般老任天堂的游戏机都可以玩到,如果只是想回味一下可以选择模拟器。
一般可能的机型FC(红白机),GBA。
七、游戏《星之卡比》有什么出彩的内容值得品鉴?
这是老男孩游戏盒的第523篇原创,作者@曾罗理御
说起《星之卡比》,相信很多资深主机玩家应该并不陌生,作为任天堂旗下的明星之一,卡比圆嘟嘟的粉色外表以及吞噬一切后变身的形象早已深深刻印在众多玩家心中。
不过很少有玩家知道,广受欢迎的卡比诞生的契机究竟是什么?今天@老男孩游戏盒 就来给大家说说与《星之卡比》相关的不为人知的冷知识。
卡比原来是测试角色
与任天堂旗下其他游戏的主角相比,卡比外观设计非常简单,根本没花多大心思,甚至让人怀疑设计师是不是随意画出来的?
初代卡比于1992年发布于GB平台,其实卡比最初还真的是开发者随手设计的形象,本来用作开发过程中的测试角色。在开发资源尚不充沛的上个世纪,一款游戏在开发阶段的美术和程序都是同步进行的,为了节省开发时间,如果角色形象仍未设计完成,就需要临时制作简单的形象用于开发测试功能,等美术资源到位后再进行替代。
原本圆陀陀的卡比也是这样一个测试产物,会随着开发结束而宣布生命结束,然而HAL研究所的开发者们却对这个测试角色产生了感情,于是便决定放弃原来的计划,中途改为直接让这个测试角色充当主角,这也就有了后来《星之卡比》的故事。
卡比早期设定不是粉色?
无论是DS、NS世代的新玩家,还是从80年代街机一路走来的老玩家,大家对卡比的印象想必都是一个粉色球体,其实最早期任天堂内部对于卡比颜色的设定其实产生过一些分歧,并不是最初就是粉色的。
《星之卡比》初代是在GameBoy上发售的,由于画面是黑白的,反正具体颜色也看不出来,所以直到游戏开发完毕前都没有正式敲定卡比的颜色。
直到游戏进入发售流程,因游戏盘的外包装盒总得贴上卡比形象,这时候就得上颜色了,于是HAL研究所的制作人樱井政博便与任天堂的宫本茂才开始讨论卡比的外表颜色的问题。
当时樱井政博认为卡比用粉色比较适合,宫本茂则认为黄色更贴合,经过一番激烈交锋后,樱井政博的“猛男粉”最终取得阶段性胜利。
然而关于卡比颜色的事件还有后续,前文说到《星之卡比》是在GameBoy平台发售,因此卡带递交给美国任天堂准备发行海外时,由于对方无法看出卡比的具体颜色,最终被误认为白色,于是《星之卡比》初代美版竟然按白色来进行宣发了。
直到美国任天堂把宣发方案传回日本任天堂时,HAL研究所才得知对方的错误封面早已经印刷好,你说这乌龙闹的……
卡比的名字来自一名律师
在《星之卡比》早期开发阶段时,卡比的名字其实并不叫“卡比”,而是“啵啵啵”,那么为何正式发售后会被改名为卡比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名叫约翰·卡比的律师了。
1982年环球影业起诉任天堂,认为任天堂大火的游戏《大金刚》涉嫌抄袭环球旗下电影《金刚》,结果却是任天堂胜诉了,法官认为环球拥有电影《金刚》的版权,但并没有角色“金刚”的版权。
当时为任天堂打赢这场官司的就是律师约翰·卡比,为了感谢他的功劳,任天堂不仅赠送了一艘名为“大金刚”的帆船,还把即将推出的新游戏角色改名为“卡比”,以向他致敬,不过这也为后来“东半球最强法务部”打下了基础,也算是卡比的一段孽缘了。
日版卡比很开心,美版卡比很愤怒
同一个游戏在不同地区发售时,通常会采用不同的发行策略,因此封面图出现差异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星之卡比》日版和美版的主要差异就在于——日版封面的卡比一般会设计成开心的样子,而美版封面的卡比则往往会故意设计成酷酷的愤怒模样。
任天堂也曾经解释道,日版发行方认为卡比可爱的形象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来玩,而美版发行方则认为,强壮和认真的卡比会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标志。
虽然看起来有些奇怪,但也能理解美版发行商的想法。毕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风靡硬汉文化,好莱坞影片的题材中,什么战争片、谍战片、冒险片、灾难片等几乎占到80%以上,“硬汉”人物比比皆是,施瓦辛格、史泰龙等老牌硬汉更是影响了几代人。
不过相同的一点是,无论美版还是日版《星之卡比》的游戏难度都被设计得偏低,可能该游戏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玩家享受到游戏的乐趣吧?
经过三十余年漫长的时光,《星之卡比》如今仍然是任天堂旗下最有人气的IP之一,卡比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不过近年卡比的登场频率低了很多,相比什么纸片卡比、毛线卡比,个人认为还是当年FC时代的《梦之泉物语》是该系列的巅峰!不知道大家最喜欢《星之卡比》的哪一部作品呢?
本文作者:曾罗理御
编辑:小雷
八、游戏《星之卡比探索发现》有什么全收集攻略?
化身强大的马勃,柯比,开始一场全新的冒险。在 3D 关卡中探索,你会发现一个神秘的世界,里面有来自过去文明的废弃建筑——比如购物中心?!复制敌人的能力,例如新的钻头和游侠,并使用它们来攻击、探索周围环境,并从凶猛的野兽群中拯救被绑架的 Waddle Dees,并与神秘的 Elfilin 一起。希望你渴望一次难忘的冒险!
“星之卡比”史上最大的挑战
严格意义上讲,《星之卡比:探索发现》是第一部真正3D化的“星之卡比”。不同于3DS上两部只能在前后景两个平面内切换的作品,这次新作里,卡比的活动范围不再被限制在某个平面之内,而是可以全方位活动,真正无死角地展开冒险。
广阔的世界等着卡比去探索
一个动作游戏系列从2D转向3D,涉及到的底层设计变化相当多,比如我们最熟悉的“超级马力欧”系列,马力欧的各种性能随着系列的进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尽管从2D变成了3D,“星之卡比”传统的各种操作逻辑和关卡设计却没有发生变化。跳跃、飞行、吸取和使用复制能力,这些在系列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操作几乎完美保持了过去的手感。
在小镇的武器店里可以升级已经获得的能力
卡比的各种能力3D化,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其实是瞄准:当活动范围从平面变成了立体空间,就很难判断卡比和敌人之间的位置关系,想要每一次都做到精准攻击还是相当有难度的。除了扩大复制能力的攻击范围外,制作组还用了点“障眼法”来保证玩家的体验:在《星之卡比:探索发现》中,只要是玩家看起来像是打中了敌人,那系统就会判定为打中,即使在三维空间中喷射出的火焰或冰霜没有碰到敌人,也会“帮玩家”打中。这个小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3D动作游戏常见的攻击范围和瞄准问题带来的困扰,让战斗更为轻松。
《星之卡比:探索发现》中,卡比的喷射类能力很容易击中敌人
除了卡比自己,还有很多和卡比一起从波普之星来到游戏世界的怪物。这些熟悉的怪物也都保留了原有机制,只是相应地完成了从2D到3D的进化。例如在水面的海葵,这次发射炮弹的路径变成了向四周分散;无法吞食或者破坏的黑刺球也有了更多的组合方式。过去曾经活跃于系列各部作品里的角色保留了2D时代的特点,同时,都得到了恰当的3D化设计。
旧角色和旧机制保留得不错,《星之卡比:探索发现》中初次登场的新敌人和新机制——塞满嘴变形也相当有趣。塞满嘴变形有点类似于《超级马力欧:奥德赛》中的变身帽子,让卡比在特定的场景和特定工具进行结合,利用这些工具的特质来解谜:在黑暗的洞窟里就吞个灯泡,在赛车场前就吞个汽车,有爬不上去的高墙就吞个台阶,想要飞到远处就吞个拱门变成滑翔伞。
获取大量真实世界的对象以进行全新的强大转换
感觉饿了?柯比可以吸入真实世界的物体并使用满嘴模式进行变形!当你可以吞下整个东西时,为什么要从自动售货机上买一杯饮料?然后,用你四四方方的身体向坏人射击罐头。消耗一辆车来获得一些轮子并通过墙壁猛击。坐下来接受这一切……从字面上看。
在合作游戏中与尖刻的伙伴 Bandana Waddle Dee 合作
将 Joy-Con™ 控制器交给好友,扮演挥舞着长矛的 Bandana Waddle Dee 并帮助彼此探索并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战斗。柯比可以漂浮和吸入敌人,而 Bandana Waddle Dee 可以用他坚固的长矛旋转和刺伤。在这个被遗忘的世界中寻找友谊并拯救 Waddle Dees!
当你使用柯比的复制能力进行砍、戳、冻结和锤击时,漂浮在障碍物上并在通往每个阶段目标的路上与敌人战斗。在动态的 Boss 战中真正经受住考验,让您在竞技场中翩翩起舞。从两种难度模式中进行选择,以获得轻松、轻松的冒险或更具挑战性的体验。
[NSP]系统要求:13.0.0
[XCI]系统要求:11.0.0
说实话,作为系列的第一部3D化作品,在游戏发售前,我一直担心《星之卡比:探索发现》会在“2转3”的经典难题上翻车。毕竟,包括对“纵深关系”“玩家视觉偏差”以及“角色朝向控制”等问题的妥协式处理,直到现在都是这类固定视角游戏的通病(想想去年发售的NS版《超级马里奥3D世界》,你就明白我在说什么了)。
当然了,“都2022年了,你做3D游戏还不能转视角”这事情我们可以先不谈,在实际游玩《星之卡比:探索发现》之后,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你真的很少能感到来自上述问题带来的压力。即使是范围较窄的攻击,也可以很轻松地击中敌人,从高处落下的位置,也非常准确,因为视觉偏差出现误操作的情况,几乎不会出现。
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根据游戏发售前日,HAL研究所的开发者们所说,这是因为他们使用了一种类似于“特技摄影”的技术,卡比攻击与敌人间的碰撞判定,除了直接取决于玩家的操作外,更与摄像机的视角位置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从玩家的视角看上去,卡比命中敌人了,那就是命中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与场景或物体之间。
换一个视角,你就会发现玩家的攻击,可能并没有真正“击中”敌人
不过,你要说本作在“3D化”的过程中,真就一点问题都没有碰到,那也确实不现实。在实际游戏中,卡比偶尔会遇到那种被敌人包围,视角也被一起拉远的情况,为的是让玩家更容易看清整体战场情况。但由于卡比本身外表就不显眼,技能特效又过于炫丽,导致卡比的动作不那么容易看清。此外,本作还在个别场景出现了“帧数不稳”的问题——虽然,这锅可能就需要别人来背了。
某些视角下,卡比的身形实在不太显眼
但就算这样,我还是必须承认,HAL在“3D化”上展现出的,是远超所有人预期的成熟。在游戏发售前夕,HAL的开发者们在采访中表示,希望能让玩家“无法想象这是他们的第一部3D动作游戏”。
看现在的样子,他们也的确做到了。
前年年底,我评测过同样由HAL研究所制作的游戏《UFO找工作》。那是一款体量很小,以“抓娃娃机”为主要玩法的小品级游戏。游戏质量本身没什么问题,但也的确没有太多深度。从制作上来看,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更早之前,HAL为3DS开发的解密游戏《箱子男孩》。
当时我认为,只靠着《星之卡比》,和一堆明显“低风险”和“轻量化”游戏的HAL研究所,正在把自己关进名为“产品线单一”的牢笼。
虽然这个想法,到现在也没有太多改变。但《星之卡比:探索发现》,却让人看到了希望。HAL所迈出的这步,对于“星之卡比”系列与他们自身来说,意义无比重大。
更重要的是,即使在进入3D化时代之后,卡比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卡比。其实仔细想想,不管是在操作、关卡设计、隐藏要素寻找,还是攻击判定上,它都表现出了对于玩家与游戏角色的“体贴”与“关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HAL自卡比诞生起,便一直遵守并以之为鉴的理念,可能也是《星之卡比:探索发现》能让人如此愉悦和快乐的主要原因。
也许游戏好不好玩,也不一定就要追赶潮流,或者把玩家弄得死去活来。
现在,“粉色恶魔”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游戏我放在WX公众号(隔壁老徐)免费领取
九、steam类似星之卡比游戏?
推荐steam游戏《骷髅:英雄杀手》。该游戏可以在闯关途中改变自己能力形态的玩法,很容易让人想起《星之卡比》系列游戏。游戏的故事发生在冒险家、勇士和帝国军对魔王城的一次联合讨伐之后,包括魔王在内的所有魔族都被人类捉住,只剩下王座附近的一具小骷髅。
而他正是游戏的主角“Skul”小骨,在接下来的游戏过程中,玩家将控制他经历一次次失败,不断变强,直到救出魔王。
十、星之卡比是什么性别?
属于雄性生物